电力企业在开展设备缺陷管理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弊端,常规
的人工管理方式不但存在手续繁杂、效率低下的情况,同时还会出现重
复大量的简单劳动带来人员的工作准确度下降、运营成本增加以及无法
准确监督现场实际情况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管理技术的不断
发展,当前电力设备缺陷管理系统也逐渐成为电力企业实现设备缺陷管
理的重要工具,为了进一步分析其功能,必须首先了解一下电力设备缺
陷管理系统的设计原理。
一、电力设备缺陷管理系统设计原理
1.系统设计原则
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使用先进且能够有利于设计与开发的质
量控制方法,通过系统设计与优化来实现设计的目标与内容。在设计过
程中,一旦确定了科学方法,就要根据设计的方法选择相应的辅助设计
工具,然后调研资料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强化设计工作的可利用性与可
维修型,进而提升软件设计的整体水平。
2.数据库建模与设计
数据库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业务内容十分复杂,具有
数据量大、数据库交错影响以及业务量复杂的特点。在构建数据库的过
程中,除了保持其高效的特征,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对象模型与关系模型
的转化关系,使用E/R 数据库进行建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关系数据
库的数据表结构合理性。
3.面向对象分析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选择是管理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目前常用的
分析方式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功能分析模块、数据元素定义模块以及概
念与逻辑模型设计模块。其中功能分解的主要表征方式是功能、子功能
以及功能界面三种构成方式,换句话说,空间映射到功能与子功能就可
以实现处理与功能的协调。数据元素定义方面,其是构成信息的基本原
料,包括部门编码、设备编码以及人员编码等不同的内容。概念与逻辑
模型设计则主要包括从对象的结构中抽取实体,以此来定义系统抽象化
模型。
二、电力设备缺陷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作为电力设备缺陷管理系统,在设计之初就应该充分考察企业的管
理体系思想,包括设备的运作方式、管理信息数据库的分布情况等,然
后按照各项业务的基本运作模式开展相应的业务模型,进而获得数据处
理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工作,实现相互制约的基本措施。业务流程的合
理性直接影响到电力设备缺陷管理系统的稳定性与准确性,所以在实际
设计过程中也需要与各个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协商与沟
通,进而确定更加周密、科学的设计计划。
三、电力设备缺陷管理系统概念数据模型
概念数据模型的设计需要根据设计阶段针对的目标与分析方法之
间的关系来进行处理,换句话说,需要从对象中抽取实体,以此来确定
定义对象的属性,进而获得系统设计的基本数据元素。在设备的缺陷管
理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抽取出部分概念数据模型作为设计的基本依
据,通过缺陷发现、缺陷登记以及缺陷处理情况跟踪等内容进行设备的
缺陷管理功能的逐步实现,进而提升设备管理工作的稳定性与高效性。
四、电力设备缺陷管理系统功能与特点
在系统设计方面,本电力系统采用了全球领先的B/S 操作方式,并
通过多种流程控制与权限控制实现了开发B/S 结构的设备缺陷管理工
作,同时对电力设备的缺陷闭环管理以及对网络信息处理等方面都具有
一定的优势,不但实现了设备缺陷信息的多样式统计与快速传递,也具
有综合查询等方面的功能优势。作为一款针对于电力企业的设备缺陷管
理系统,其能够有效提升管理人员对设备缺陷监督管理的效率与针对
性,进而能够提升设备的整体健康水平,确保设备健康、稳定的运行。
当前电力设备缺陷管理系统的系统主要包括有7 个模块,分别是缺陷查
询、缺陷统计、缺陷消除、缺陷发现、缺陷验收、缺陷仲裁以及缺陷考
核等,这7 个模块相互独立但是又具有流程上的联系,因为处理结果上
会有相互影响。
1.B/S 结构特点
B/S 结构具有许多优势与特点,现简要分析如下:
其一,系统升级方便快捷。
B/S 结构系统的客户端相对较小,在使用过程中其大部分程序都会
直接集中放置在服务器上,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要将更新服务器的程
序作为系统升级的一个部分进行升级即可完成升级任务,具有方便快捷
的特点。
其二,分散集中管理。
从管理的角度上来看,B/S 架构的系统能够将不同的部门在同一个
互联网框架协议中进行平台的统一,所以可以实现办公业务与办公处理
的同步化,进而实现分散集中管理的原则,提升了管理的效率。
其三,异地办公性能优越。
为了迎合异地办公的需求,系统在设计之初就对网络监控系统进行
了全面的优化,管理监督人员在任何地方只要连上网络就可以直接查看
设备缺陷情况,并且可以指导缺陷的处理与检修验收等环节的开展情
况,以此来提升工作的便利性。
2.设备缺陷管理功能
我国的设备缺陷管理系统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但是目前随着现代化
与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设备缺陷管理系统的功能也得到了进一
步的丰富,其不但包括常规的缺陷仲裁、缺陷查询以及设备缺陷的闭环
管理等内容,同时还可以实现数据统计与数据考核等工作,其中最主要
的几项管理功能简要分析如下:
其一,统计。
统计类别主要分为综合统计报表、泄漏统计、缺陷统计以及综合统
计等不同的内容,这些内容中又包括有缺陷类别、消缺班组、消缺人,
对这些内容分别进行统计并记录,然后使用图形的方式进行直观表现出
来。
其二,查询。
查询功能是电力设备缺陷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其需要在业务
范围内将所有的信息进行分类汇总,以此来提升查询的效率与准确度。
目前数据模型主要包括在数据来源的业务当中,其能够实现的查询方式
也是多种多样,比如常见的运行专业、检修专业、仲裁类别以及缺陷类
型等内容都可以作为关键词进行查询。另外,针对一些复杂的查询内容
还可以进行精准查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查询到检修人员需要的数
据,进而大大提升工作的效率。
其三,缺陷流程。
缺陷流程的审核是实现缺陷检查的关键,其主要包括缺陷登记、缺
陷确认、责任部门接收、班长验收以及管理部门仲裁和缺陷考核等内容。
其四,缺陷信息。
需要登记的缺陷信息主要包括发现时间、处理时间、设备的名称、
缺陷方式、缺陷类型与内容以及缺陷等级等等,其中消缺信息主要包括
消缺人、班组以及时间,同时还要记录消缺工作票的相关信息。
总结
综上所述,设备缺陷管理已经逐渐成为电力企业不可或缺的设备管
理环节,其不但能够有效确保发电设备的健康、稳定,进而提升设备寿
命,提升综合经济效益,同时也是确保发电设备安全,降低管理风险的
基础与前提。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设备缺陷管理系统可以有效降低人工
成本,提升监督管理的积极性与实效性,本文也通过介绍电力设备缺陷
管理的概念数据模型以及系统功能特点等内容,希望能够为行业的发展
提供新的思路,也为电力设备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巍. 电力设备缺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
[2]孟峰,张武斌. 电力设备缺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电子世界,
2013,(03):37-39.
[3]杨宁. 电力设备缺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
1号炉再热器减温水用量大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1 前言安徽马鞍山万能达发电公司一期工程两台DG1025/18.3-Ⅱ5 型锅炉,由我公司设计、制造,于1996 年先后运行投产。锅炉为亚临
0评论2018-08-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