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能源成为互联网云厂商新标地,能源上云是伪命题吗?

   2023-06-27 21
核心提示:2022,数字能源正在成为互联网云厂商的新标地。企业每年因要为超出的碳排放支付高额的费用,导致企业入不敷出,最后破产;人们开
 2022,数字能源正在成为互联网云厂商的新标地。
"企业每年因要为超出的碳排放支付高额的费用,导致企业入不敷出,最后破产;人们开始进行碳积分买卖,一些碳排放量低的企业,因拥有足够的碳积分,于是通过出售碳积分,获得新的增长曲线......"这是一款养成类游戏的情节设定。
这样的情景看似距离现实生活十分遥远,其实它早已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据特斯拉2021财年年报显示,其出售"碳积分"带来的利润贡献幅度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
诚然,这是国外全面奔向碳中和时代的一个缩影。
在中国,这种缩影也对应着一些清晰的变化。例如,传统能源企业正在进行清洁智慧能源转型;新能源企业正在技术革命中不断更新迭代;高耗能企业一边加速提升能效,一边继续向清洁能源生产地进行产业转移;传统车企正在谋划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弯道超车。
一个肯定预测是,绿色低碳转型将会在未来40年的时间里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驱动力,引发多领域的颠覆性变化。
而在当下的能源转型初期,运用数字化技术提升能源行业各个环节利用效率已然成为必然趋势。

有报告指出,到2025年,我国能源电力领域数字化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7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8%。
春江水暖鸭先知,以互联网巨头为主的云厂商们嗅觉总是十分灵敏。以今年6月份为节点,互联网云厂商在能源数字化领域的动作可谓频现。
例如,阿里巴巴与国家电投宣布战略合作探索"新能源+数字化";京东集团与国家电投达成战略合作;腾讯云与深圳能源达成战略合作,另外腾讯还首次发布两款能源行业产品"能源连接器"和"能源数字孪生"。
历史的潮流浩浩汤汤,在数字能源领域,更多新生力量也在前赴后继地迎接科技进步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时代浪潮,互联网云厂商纷纷涌入能源领域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他们的优势是什么?
每一次颠覆性革命都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时代演习场,互联网云厂商在数字能源这个赛道的布局一方面是锚定未来,另一方面也更是完成自身能力的自证。
大浪淘沙中,互联网云厂商新一轮的高地战正在开启。进入能源行业练兵场
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耗占全球总量的21%。巨头们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后,阿里、京东等企业很早就在能源领域里布局。
早在2015年,阿里云就曾成立智能事业群,为电力、新能源行业提供解决方案。第一家合作对象是南方电网所属深圳供电局,阿里云为其提供了供移动缴费、能效管理、节电等一系列供电服务。基于专有云,阿里云形成了一整套电力云和数据中台解决方案。
京东则是先在自家业务中,和合作伙伴共创方案。2017年,京东就和北京清洁能源控股集团合作,为800万平方米的屋顶设计了一套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另外还和协鑫能源一起,在江苏句容建了“京东光伏云仓”。
但总体而言,这些尝试更像是巨头们在单个场景中“试水”。2020年国家提出“双碳”战略后,后续的进程更加迅速。
中国的能源行业主要有煤炭、石油、电力。2020年,电力行业碳排放约占我国能源行业排放的41%,电企是承担减碳任务的重要角色。
电力行业数字化开始得很早,如今信息化基本已经完成,要支撑“双碳”战略落地,电力行业要从以煤炭为主转向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机制。这意味着,从发电、入网到用电侧,都需要建立新型电力系统,离不开背后数字化系统的重建。
这正是互联网巨头们入局的机会。
我国电力市场体量大,以央国企主导,目前形成了以两大电网、五大发电央企,以及地方性能源巨头组成的版图,它们个个体量庞大,其能源数字化转型也伴随着同等的复杂度。
近两年,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大型能源集团,都明确了接下来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比如,“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就规划投资6700亿元,以加快电网数字化转型。
这给互联网巨头们的启示很明显:解决方案也要跟着进步——要从单个场景,走到顶层设计、成套的系统建设方案,才能跟上电企们的需求。
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开始认真对待能源行业。
除了阿里京东以外,2022年5月,腾讯智慧能源就首次推出了两款自研产品,核心逻辑是将自研产品,整合成大平台,上面可以承载不同行业和场景的解决方案。整体产品体系变得更复杂,功能也更多。
百度智能云也提出“零碳园区”方案,从企业到园区、地区,都可以建立精细化管理与全局调控。平台可实时进行碳追踪及碳排放监测,优化能耗和生产工艺;区域级平台可进行全域内碳核查及碳监测,推动区域能源互联和优化。
能源企业转型,少不了互联网大厂
能源巨头们和互联网大厂之间的合作,其实早有伏笔。
2021年1月26日,国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就曾到京东科技参观调研,并与京东科技CEO李娅云进行座谈交流。
当时的报道称,国电投方面参观了京东视界、京东无人装备、京东无人超市、京东线上线下门店等。在随后的座谈中,“双方就京东科技支持国家电投数字化转型,国家电投支持京东集团清洁智慧用能、率先“碳达峰”“碳中和”,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达成共识。”并且“双方一致同意建立合作对接机制,抓紧开展具体对接,争取尽快落地见效。”
阿里巴巴和国电投的接触稍早一些。2020年8月18日,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张建锋等一行人,来到国电投总部拜访了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双方就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化技术应用与产业融合、数据平台建设等业务领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
互联网行业的数字化实力和供应链能力,是能源企业在新能源时代迫切需要的。特别是2021年底,国资委对央企“碳达峰”“碳中和”做出规定: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要达到50%以上。
当前,国电投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已经超过了60%,已经提前完成了国资委的规定。其中,遍布各个县城、农村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贡献良多。2021年12月,国电投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覆盖的县域破百个。在国家和各地政策的不断支持下,县域屋顶光伏产业还将继续深入发展、普及。
为了实现光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更强的供应链能力,帮助能源企业将光伏的触角伸向县域、村镇基层。这正是在自营供应链上积累深厚的京东所擅长的。
而在数字化转型上,国电投早在2021年就推出了“天枢一号”综合智慧能源管控与服务平台,促进能源网、政务网与社群网“三网融合”。而互联网公司在云计算领域有着持续投入,技术经验丰富,也能在短时间内拿出面向B端客户的解决方案,因此是能源大厂数字化转型的较优选择。
能源上云,是不是伪命题?
传统能源转型正在走出误区。
在互联网云厂商的赋能下,由软件驱动的数字商业模式,可以获取更精细的数据,结合先进的分析功能,让企业更准确地量化其产品和业务给客户带来的收益,有助于加快新产品和服务的开发速度。
数字化工具和数字化平台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需求侧灵活性,从而加速能源转型。与此同时,数字化转型也能带来新的商业机遇,为能源服务供应商带来新的营收来源,也能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自身能源使用情况,进而降低能耗支出。
本质而言,当下的传统能源数字化,其实就是传统能源的降本增效。但事实上,传统能源转型的真正终点是实现向光伏、风力、水利等新能源业务的颠覆性跨越,而不仅仅是在现有的石油、煤等传统能源上的商业模式优化。
在一段旅程中,目的地若无法确定,这段旅程注定会是漫无目的且毫无意义。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
传统能源想要实现新能源业务上的跨越,一是要解决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要和能源供应链的企业做好协同,要知道,想要实现业务转型,首先要实现客户的需求变向。这都需要互联网云厂商极强的专业知识与行业经验沉淀,才可以帮助传统能源企业找到问题所在,以数字化手段加速赋能转型。
站在这个角度,反观各大互联云厂商在能源领域的具体打法,一些隐性问题开始显现。
与国家电网的合作中,阿里拿下的是电投云和天枢一号(服务器型)项目,京东收获的是天枢云和天枢一号(网关型)建设项目。
其中,京东和国电投将以共建综合能源生态体系、共创数智化供应链为目标,主要围绕县域综合能源、数字化升级、物资采购、智慧物流、能源供应、碳中和规划、产业生态等领域进行合作;阿里与国电投将在"新能源"和"数字化"结合提升生产力、"三网融合"整体解决方案、战略机遇研究与技术创新等领域进行合作。
除此之外,腾讯对外发布的两款两款能源行业产品中,重点放在了能源连接器,其可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综合能源数据汇集、可视、分析和预测,并可以连接腾讯生态内提200多个应用连接工具。
总结来看,京东侧重于供应链,阿里侧重于技术,腾讯侧重于"连接",这与各个互联网云厂商的核心能力也十分匹配。
然而,无论是京东、阿里或是腾讯,与能源行业的合作有很强的"界限感",这其实主要是能源数字化的壁垒很高,需要较强的能源行业的专业性。
具体来看,首先在更聚焦的领域内,能源数字化对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平台数据为例,在一个综合能源项目中,相关的数据要交由专业的人才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为项目运营提供助益;其次,在能源行业,涉及各种各样的能源服务,其应用场景可达数千个,且每个场景都会有诸多细节问题需要认真考量和对待,要将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相结合,实际地深入项目现场,了解客户需求,才能更好地帮助用户解决痛点。
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说:"改革是积极的,保守是消极的,前者以真理为目标,后者以安宁为目标。"
能源数字化不同于其他行业数字化的固性要求,其肩负的是整个能源行业奔向新能源的使命。基于此,互联网云厂商必须摒弃传统行业转型的成功思维模式,脚踏实地投入到能源这一特殊领域中去寻求摸索出一套全新的转型新能源的打法。
短期来看,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依然是中国经济的保底力量。然而长期来看,传统能源企业必定会以渐进式转型的模式奔向新能源。
以煤炭能源为例,超过三分之一的央企已在布局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其中,山东能源集团拥有先进煤制氢技术和丰富的化工副产氢资源。
这是未来传统能源产业转型的一个缩影。
在这场碳中和革命下,传统能源企业而言,要做好"取""舍"。而互联网云厂商要具备终局思维,以前瞻性的眼光清晰地看到能源行业的"可为与不可为"。即以数字化手段赋能煤炭产业升级,实现氢能转型是主要发展路径。
其实,互联网云厂商也早已清晰能源行业转型的误区,以腾讯为例,其刚刚宣布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成立政企业务线,深耕政务、工业、能源、农业等领域。这一举措明确了其在专业领域的打法,即加快推动区域市场下沉,以专业的一线团队,为客户提供贴身服务,往行业深处挺进。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不论对云厂商,还是能源企业而言,这都是一份任重道远的时代答卷。

原文链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13100.html
来源:贤集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ONC中心
  • admin
    加关注2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ONC中心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云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3007134号